|
|
|
|
|
|
|
|
|
|
 
首页 > 恢复生产重建在行动 > “努力把洪涝灾害损失抢回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努力把洪涝灾害损失抢回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9/24 7:05: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望峰岗镇二道河村走访记

9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谢家集区望峰岗镇二道河村采访时,村民蔡传友正在自家的田地里浇水,看着已经发芽的萝卜苗,蔡传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洪水退去,回迁到村里后,政府就第一时间帮助我们开展了生产恢复工作。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农民靠的就是土地,可不能让土地荒了,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生产,努力把洪涝灾害损失抢回来。”蔡传友一边在田里耕作,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绿豆市场价格不错,本来想种点绿豆的,后来农技专家过来给俺指导说,种绿豆可能会影响下一季俺种植小麦。这不,按专家的指导,俺改种补种了一些大蒜、萝卜、大白菜之类的蔬菜,专家告诉俺,这些蔬菜生长的快,成熟之后不影响下一茬接着种小麦。现在种子种下去都开始发芽了,等成熟之后,除了留一部分自己吃,其它的还能拿去卖钱,这样也能够增加一点俺的收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二道河村地处下六坊行洪区,今年的洪涝灾害中,下六坊行洪区在7月份时运用行洪,洪灾造成二道河村的水稻大面积绝收,洪水退去后,当地农民不等不靠,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我们村退水区域都改种了一些速生的蔬菜,家家户户都在忙生产,基本上实现了100%改补种率。”二道河村党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老乡,洪水淹过的土地肥力不行,我看你这腊菜种了也有段时间了,长势不是很好,是不是你肥没施好啊?”

“老乡,你这玉米苗上有虫子咬过的痕迹,你得打点杀虫剂了。”

在二道河村的田野上,记者在田埂上遇到一名戴着草帽的农技人员,他时不时地弯下腰查看地里的农作物状况,并根据作物的长势给当地村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我叫刘宁,是二道河村的农技员,这些天我每天都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现场指导村民改补种,帮助农民加强田间管理,以丰补欠,尽可能的弥补灾害损失。现在乡亲们在我们的指导下已经种上了玉米、大蒜、白菜、萝卜等速生蔬菜和农作物。”刘宁告诉记者:“群众生产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搞生产,看着一片片原本荒凉的土地再次长满了农作物,我们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站在二道河村庄台上放眼望去,被洪水淹没的土地上已逐渐展现出了一股股绿意,江淮大地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为了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我们组织6个农业技术指导组,印发技术明白纸1万余份,深入受灾区域田间地头,分类施策,根据退水时间指导群众补种水稻或是改种其它速生作物。同时,我们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尽可能减轻汛情对农作物的影响。”采访中,谢家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开展在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12万亩(次),累计田管22.5万亩(次),全区退水面积补改种率已达95%以上。”(通讯员 阮昊天 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