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境内淮河禁捕退捕范围主要是淮王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它既是国家级保护区,也是淮王鱼最重要的功能区,跨架河、祁集、平圩三个沿淮镇,总里程三十多公里,现有渔民总人口数74户、238人。
2014年潘集区实施了渔民上岸工程,共计安置保障房60套,14户自有住房。共计购买养老保险39人,就业21人,自己创业5人,安排子女就学19人,拆解住家船26艘,补偿渔民65万元,发放转产转业补助资金255万元(每户4.25万元)。
2019年1月1日,潘集区实施全面禁渔。沿淮每个渡口、主要道口,都张贴着宣传标语,悬挂着宣传横幅,向广大渔民普及禁渔知识,增强法治观念。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发放淮南市禁捕公告80余处。
2020年,潘集区启动保护区全面禁捕、退捕,通过调查、登记、申请、审核、公示等程序,明确建档立卡范围,全面核查渔船渔民基本情况,实行“一船一档、以证定船、以船定人”,做到不落一船一户一人,确保信息全面、数据精准。
截至7月30日,潘集区推进的禁捕退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退捕渔民信息录入工作,合计退捕建档立卡退捕户数为59户,退捕建档立卡退捕渔船数量共计74只,退捕建档立卡退捕劳动力人数为114人,退捕建档立卡捕捞渔民家庭人口数共计199人。渔民补偿及补助资金现已全部发放到位,共计337.3万元。
潘集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国家、省、市禁捕退捕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禁捕退捕工作。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起草了全区工作方案和部门工作方案。共印发淮南市禁渔公告1000余份,到渔民聚集地宣传,现身说法,利用沿淮广播宣传禁捕意义。
联合水利局、海事局、河道局等进行联合执法,抓获非法捕鱼8起,收缴地笼26条,丝网11条,拆除迷魂阵4处,拆除凤台越界网箱8口。继续对保护区全流域全天候巡逻,利用岸线、水上结合巡查,增加巡逻次数。对时常发生电鱼等非法捕捞的重点水域加强监管。
结合汛期巡堤与禁捕工作开展常规巡查。公安部门加大对违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销售水产品进行检查;沿淮的河长对村民进行禁渔宣传教育;海事部门对农船加强监管;人社部门对渔民进行就业培训;民政部门对低保人群做到应保尽保。
做好建档立卡退捕渔民跟踪服务。认真开展渔民信息核对“回头看”,精准建档立卡,核对人员对核查情况签字负责。对上岸渔民进行跟踪服务,实行联系包保,对每一户、每一个人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生产生活问题等关心到位。
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争取每年的中央资金对保护地进行人工增殖,增加鱼类群体和种群数量及优质品种比率,提高淮河水域生态体系标准,达到水绿鱼欢的良好目标。
图为收缴非法捕鱼工具(图片由潘集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记者 付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