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场旨在保护与修复母亲河生态的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正在进行。
为全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田家庵区严格按照“六无、四清”的目标任务,多举措扎实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真正让淮河流域田家庵段“休养生息”,筑牢保护淮河长吻鮠(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屏障”。
强化组织领导 开展联合执法
根据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文件,田家庵区淮河长吻鮠(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定范围:西起十涧湖排涝站,东至平圩淮河大桥,淮河南侧水域)属于禁捕范围。自2020年1月1日起,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6月30日上午,省、市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田家庵区随即召开全区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工作推进会。7月2日上午,区政府召开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专题工作会议,学习国务院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推进会精神;农水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作了交流发言;审议通过了《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7月3日上午,区委常委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研究审议《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安排部署禁捕退捕相关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田家庵区成立了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水局。各乡镇、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健全禁捕工作领导机构,统筹推进禁捕退捕中的各项工作。
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了《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自2020年1月1日起,淮河长吻鮠(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田家庵区范围)内,实现“六无”(无一条捕捞渔船、无一副捕捞网具、无一个捕捞渔民、无一起捕捞生产、无一起非法偷捕行为、无一条淮王鱼等野生江鲜在田家庵上岸买卖)、做到“四清”(保护区内问题清、原因清、整改清、责任清)。
明确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统筹把握禁捕的关键环节,查、治、建一体化推进的工作内容。制定了加强部门协作、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执法监管、强化绩效考核等保障措施。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由区农水局牵头,市场监管、公安、海事、乡镇、街道参加,组成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联合执法大队,联合海事等部门严查严管“三无”船舶,加强渔政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食用保护区渔获物的地下产业链。
主动出击巡查执法。对重点水域发布全面禁捕通告,督查重要河段渔船渔网清理,严厉打击“电毒炸”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清理取缔“绝户网”、涉渔“三无”船舶。及时处置群众举报。接报后,第一时间申请执法船只,及时赶到涉事水域,发现群众举报网箔、地笼等禁用渔具,依法拆除、收缴,并向渔民讲解相关政策。加强相关经营单位管理。对已登记市场主体开展排查,摸排从事水产品销售市场主体、餐饮经营,妥善处理市场主体“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有“淮王鱼、野生水生资源产品”等不规范的用语,做好后续变更或注销工作,把好市场准入关。
强化信息采集 集中清理整治
田家庵区将退捕渔船渔民建档立卡作为打赢禁捕退捕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按照“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扎实开展建档立卡渔船渔民信息采集工作。
坚持对象精准。按照省政府工作要求,淮滨街道配合市渔业社对淮南市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涉及禁捕退捕渔船渔民同步开展信息摸底采集工作,做到每船必查、每户必访。
坚持程序精准。按照“见户、见人、见船、见证”要求,逐船逐人入户全面核查渔船渔民基本情况,走访退捕渔船船主,核实船主身份信息,登记渔民家庭基本信息,核查退捕渔民渔船、渔具。每个环节必须有主要责任人和经办人签字盖章。
坚持录入精准。严格按照禁捕退捕渔船和渔民建档立卡信息录入要求,认真做好渔船信息(证书编号、渔船类型、捕捞区域、网具数量等情况)、渔民信息(渔民姓名、家庭情况、年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退捕去向、就业意愿、补助资金落实、安置保障措施等情况)和船主信息(船主姓名、身份证号、渔民类型、街道、社区)。
坚持建档精准。实行“一船一档、以船定人”管理,及时做好整理、归档、管理等工作,完善退捕渔船照片资料,纳入国家建档立卡数据库,做到不落一船、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基础数据信息“零差错”,做到情况清、数据准、底数明。截至7月底,合计建档立卡捕捞渔民119户,捕捞劳动力199人,捕捞渔船119艘。目前,已完成98户退捕渔民(渔船)拆解工作。
落实扶持政策 做好转产保障
2014年,田家庵区开展渔民上岸工程以来,对于需要参加养老保险的生活困难渔民,多方筹措补贴资金,争取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确保适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符合退休条件的渔民享受养老保险;对需要就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安排就近入学。
保障上岸渔民充分享受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对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专场就业招聘会,优先推荐就业,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渠道保障渔民生产、生活;对上岸安置渔民就近便纳入街道、社区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实行应保尽保。
据统计,对已经上岸的793户渔户中,购买医保2155人,享受养老保险357人,享受低保95人,就近入学适龄儿童396名,组织上岸渔民就业培训3期共150名,实现渔民上岸转产就业76人。
今后,田家庵区还将积极落实现行禁捕退捕政策,加强街道、农业、人社、民政、财政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照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退捕渔民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推进查治建 确保“七个到位”
长江禁捕退捕是一场硬仗。下一步,田家庵区将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工作部署,把握重点,强化落实,对照实现“六无、四清”工作目标,坚持查、治、建三环节一体化推进,确保“七个到位”。
精准建档立卡,深化建档立卡“回头看”,建立实行点对点、船对船、人对人包保机制,确保底数摸清到位。依法依规处置,推进退捕渔船分类处置、渔具网具集中销毁,真正实现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确保渔船渔具退出到位。
稳妥转产就业,通过发展产业帮扶一批、务工就业转移一批、自主创业解决一批、设立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确保渔民安置到位。细化政策措施,探索做好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搬迁安置等工作,确保渔民生计保障到位。坚持多措并举,支持渔民发展涉鱼产业,加大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力度,确保渔业生产转型到位。强化财力支持,及时拨付财政资金,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资金保障到位。
严格执法监督,重拳出击、深挖细查我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涉嫌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加大从水里到餐桌全链条联合执法监管力度,确保禁捕管理到位,以有力的举措和过硬的成效,严格落实“十年禁渔”,守护好一城碧水。
图:田家庵区市场监管部门检查餐饮企业(记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