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榜样 > 樊智龙,你真是好样的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樊智龙,你真是好样的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8/6 6:50: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勇闯火海,义捐万元,抗震救灾,防汛一线,捐献造血干细胞,哪哪都有这个熟悉的身影——樊智龙,你真是好样的

说起樊智龙,可能很多人都熟悉,他曾因勇闯火海救出被困老太,并将万元奖金义捐给残疾老人而被读者们熟知。除此之外,在抗震救灾、保护军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灾中他都有突出表现。

8月5日,樊智龙为河南一位患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安徽省第255例、淮南市第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位刚下防汛救灾一线的淮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辅警又一次挽救了他人的生命。

献血救人 视如平常

“能用一点鲜血挽救他人的生命,没有什么需要考虑和犹豫的。” 2010年,19岁的樊智龙参加了无偿献血,此后一年一次的献血几乎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2015年12月4日,举行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张宝捐献造血干细胞暨纪念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樊智龙踊跃报名,走上了献血车,并在献血的同时抽取了血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

2020年6月,时隔4年半,樊智龙的血样与一名河南患者初配符合。当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询他愿不愿意捐献时,樊智龙诧异道:“怎么不愿意呢?我身边认识的几个朋友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都好好的。”接着他如数家珍地说出张宝、史柯等淮南捐献者的名字。此后所有后续工作,都没有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劳心费神,樊智龙全部是一口答应,没有半点犹豫。

火海救人 义捐奖金

2016年8月,樊智龙下班回家途中路过百花园小区,发现一居民楼5楼冒起了浓烟。“不好,失火了!”他没有多想,一口气跑到五楼,冲进去发现居民家厨房失火,一名老太太在火海中受到惊吓不知所措,樊智龙一个健步上前背起老人,急速奔到楼下,将其安置在室外通风安全的地方,并进行简单的救护。考虑到火情还没消除,樊智龙再次冲进火场,迅速将电闸、液化气总阀关闭,再将湿毛巾盖在锅盖上,用锅盖罩住正在燃烧的油锅。因油锅溅起的火花燃着了周围的物品,火点四起,浓烟滚滚,樊智龙操起锅碗瓢盆不停向屋内各起火点泼水灭火,不知泼了多久多少盆,明火终于被扑灭。救完火之后,樊智龙没有留下姓名悄悄地离开了现场。后来老人的子女经多方打听,才得知樊智龙的身份。

事后,樊智龙因火场救人的事迹被评为淮南市田家庵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获得一万元奖金。2016年10月的一天,樊智龙从媒体上看到合肥一对残疾老人靠街头卖红薯筹款救治不幸身患重病的孙女一事,他触景生情,想起自己的经历,“姥爷那时候刚刚去世,我从小是姥爷带大的,看到爷孙俩,就想起了自己的姥爷。”樊智龙抹掉眼泪后决定行动,第二天,他专程请假从淮南赶到合肥,在105医院附近找到了卖红薯的老两口,将自己获得的一万元奖金捐给了他们。面对这么大一笔钱,两位老人惊讶得不知所措。樊智龙说:“这笔奖金是我拿命换来的褒奖,我用在救命上,更有意义。”

樊智龙因此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十三届见义勇为三等奖” “淮南好人” “安徽好人”等多项荣誉。说起这些,樊智龙最有感触的是2017年那次淮南市第五届道德模范颁奖,当时他和同一系统的一位中国好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史柯同台受奖,而给他们颁奖的就是自己仰慕已久、作为榜样的另一位中国好人、习总书记点赞的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全国道德模范张宝。那天,让樊智龙很是激动,他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像张宝、史柯那样捐髓救人。

抗震救灾 临危救机

樊智龙从小就喜爱玩具枪,崇拜解放军叔叔,立志长大成为一名穿着威武军装手持钢枪的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他14岁就进入合肥炮兵学院6年制预科班,开始了军旅生活。2009年,19岁的樊智龙毕业进入某陆军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2010年4月,樊智龙随所在部队参加玉树抗震救灾。为保护部队抗震救灾物资安全,樊智龙的手腕差点被钢缆割断,右手被缝了整整29针,到现在疤痕仍清晰可见。

樊智龙在部队的工作是军机保养维护,这个工作责任重大不能有一点差错。2011年,即将退伍的樊智龙,在对飞机做飞行前例行检查中,发现发动机一隐蔽部位有一处细小裂纹。别看这小小的裂纹,对于飞机来说可是天大的事情,不容有丝毫闪失。他立即上报,经过领导和专家检查判断,判断故障在飞机的核心部位,属于比较严重的重大安全隐患,如果不是此次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隐患及时消除,避免了一场难以想象后果的飞行事故发生,樊智龙受到了表彰,被记个人三等功,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抗疫防汛 捐献干细胞

2014年,樊智龙成为淮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名辅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樊智龙从1月23日开始驻守在淮南南站,24小时戴着防护镜和口罩巡逻值守,配合检疫点检测旅客。遇到疑似感染旅客,换上隔离服,樊智龙就成了转运司机。连续奋战半个月,直到南站暂停营运,后又转战其他地方。

今年7月,淮南防汛形势严峻,樊智龙7月19日便开赴受灾严重的寿县三觉镇抢险救灾,他和另外15名水性好的队员组成突击队,连续三天不分昼夜乘坐冲锋舟到各村救援,成功营救出多名受困群众。几天没合眼的樊智龙双脚被水泡得起皱脱皮,满身泥水汗水,稍有空就能倒在驻地小学教室的地板上呼呼大睡。

得知这个关键的时段自己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樊智龙有点着急,一边是救人一命,一边是防汛救灾,他催着工作人员能不能缩短时间,不住院不打动员剂、直接去捐献,得知这是必须的科学规范和流程,樊智龙只得希望这次捐献一切顺利,千万别有什么反应,回来好尽快投入防汛工作。

7月30日,樊智龙还在24小时防汛备勤,晚上也在值班。7月31日,他从防汛战场直接转入另一个战场,再次踏上拯救生命的征途。

住院期间,樊智龙习惯性地换床无法入睡,整天昏昏沉沉,最后两天注射动员剂后又出现头痛反应,更加无眠。但他依然笑对,捐献前一天还去陪伴另一位捐献者。他轻描淡写地说,这都不是事,啥没经历过,救人一命不要计较这些小事情。

因患者体重170多斤,这就意味着他要超乎寻常的采集时间和捐献量。8月5日,樊智龙整整经过5小时的采集,终于完成了捐献。

(记者 李严 )(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