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奏响双拥工作最强音
每当我们的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双拥工作总是应和着时代脉搏,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新变化。
2019年以来,田家庵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要求,立足基层,注重服务,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推进、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作为一种文化来培育,谱写了鱼水情深、和谐共建的新时代篇章。
创新中提高,保障机制更完善
“坚持把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起来,把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与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
翻开汇报,寥寥数语,清晰描摹了全区双拥工作的整体思路。
高位推动,夯实双拥根基。田家庵区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完善办事机构,双拥工作组织领导得到有效加强。
田家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于2019年1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并调整了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区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财政、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为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全区13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也相继挂牌成立,每个站所配备2名工作人员,全区119个村(社区)都相应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营造氛围,增强爱国拥军意识。每年9月30日,都常态化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区领导悉数参加。每逢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对驻淮及驻区部队官兵进行集体慰问。同时,分组分别到13个乡镇(街道)重点看望慰问军烈属、残疾军人、参战退伍军人和在乡老复员军人,为优抚对象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今年“八一”期间,共走访慰问优抚对象124户,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防汛期间走访慰问驻淮部队,送去价值8万元的慰问品。
行进在洞山中路、淮河大道,不时可见一幅幅引人注目的双拥宣传公益广告牌;步入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等窗口单位,“军人优先”“军人免费”等字样让人倍感温馨……田家庵区持续深入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坚持国防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综合运用主流媒体、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广大军民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国防和双拥意识。
双拥在基层,优抚安置有合力
安成镇退伍军人朱某,确诊为白血病,高额医疗费用拖垮全家。医院要求尽快做手术,但因申请低保程序过慢,无法进行医疗救助。得知此事,中心主任第一时间联系区低保中心,特事特办,很快将低保办理下来。现在,朱某每月享受低保金771元,同时正常享受各项医疗救助,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落实生活和就业就医保障,不断提高广大优待对象的荣誉感、光荣感和获得感。2019年以来,田家庵区共为各类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定补资金2154.66万元;共发放义务兵和优抚对象优待金793.4万元,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经济补助金302万元,2019年有8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年底全部安置上岗。将无工作和无力交纳医保费的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2019年以来,区财政为5名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一至十级残疾军人和“三属”,缴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10.8万元,解决了残疾军人、“三属”看病难问题;从民政部门转接29名军嫂分布在各街道、社区工作。
今年5月23日,田家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新世界休闲生活广场举办了“扶贫再行动就业再起航”退役士兵专场公益招聘会。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有38家,提供岗位数900余个。
落实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安置保障。田家庵区想方设法挖掘安置潜力,千方百计拓宽安置渠道。2019年度,开发扶持就业专项岗位,解决15名政府安置下岗失业和自谋职业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严格落实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相关政策,为1649名退役士兵补缴社会保险。
田家庵区积极完善和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法规,解决现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现实问题,有力推动了拥军优抚安置工作落地生根。
本色永不变,造福兴利为民生
进入汛期以来,淮河田家庵站水位快速上涨,防汛形势异常严峻。21日清晨,沿淮堤岸一造纸厂废弃排污口发生洪水倒灌险情。内涝已向造纸厂、田东电厂方向不断渗漫,田东街道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电厂设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田家庵区人武部闻讯而动,迅速抽调三和镇民兵队伍组建抗洪应急力量,紧急驰援。
加固堤坝,围堵函闸,田家庵区民兵应急力量赶到后,整装沙袋,配合现场挖掘机施工,全力排除险情,迅速遏制了洪水倒灌的强劲势头。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退伍不褪色。洞山街道退役军人主动请战巡堤。7月22日,洞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响应退役军人自愿申请,组建了以退役军人、党员干部为主的抗洪抢险突击队。
“虽然已经退伍13年,但是每当面对重大灾害的时候,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感,总是驱使着我。现在形势严峻,我想为家乡贡献出一份力”洞山街道退役军人谢奕才下抗“疫”战场,又赴防汛一线。
退役不退志,朝阳街道退伍军人魏某,国家跆拳道队一级运动员,带着梦想回归故里,第一时间被消防支队吸收。可他有一个老师梦,消防队来局调取他的个人档案时,他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出申请,进学校当一名代课老师,将自己的本领传授给莘莘学子。现在的他放弃高薪,光荣地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因成绩突出,校方还给他开设了专业特色课堂,吸引了很多外校的家长和学生。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坚不可摧的血肉情缘,渊远流长的鱼水情谊,一直在这片热土上赓续传承。(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