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长江禁捕退捕在行动 > 禁捕退捕筑牢“生态屏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禁捕退捕筑牢“生态屏障”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8/6 8:17: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全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田家庵区严格按照“六无、四清”的目标任务,多举措扎实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真正让淮河流域田家庵段“休养生息”,筑牢保护淮河长吻鮠(淮王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屏障”。

强化组织领导,开展联合执法。成立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田家庵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联合执法大队,联合海事等部门严查严管“三无”船舶,加强渔政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食用保护区渔获物的地下产业链。

强化信息采集,集中清理整治。将退渔船渔民建档立卡作为打赢禁捕退捕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按照“谁调查、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对禁捕退捕渔船渔民同步开展精准信息摸底采集工作,按照“见户、见人、见船、见证”要求,逐船逐人入户全面核查渔船渔民基本情况,走访退捕渔船船主,核实船主身份信息,登记渔民家庭基本信息,核查退捕渔民渔船、渔具。实行“一船一档、以船定人”管理,及时做好整理、归档、管理等工作,完善退捕渔船照片资料,纳入国家建档立卡数据库,做到不落一船、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基础数据信息“零差错”,做到情况清、数据准、底数明。截至7月底,合计建档立卡捕捞渔民119户412人,捕捞劳动力199人,捕捞渔船119艘。目前,已完成98户退捕渔民(渔船)拆解工作。

落实扶持政策,做好转产保障。2014年田家庵区开展渔民上岸工程以来,对于需要参加养老保险的生活困难渔民,多方筹措补贴资金,争取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确保适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符合退休条件的渔民享受养老保险。对需要就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安排就近入学。保障上岸渔民充分享受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对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专场就业招聘会,优先推荐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渠道保障渔民生产、生活。对上岸安置渔民就近便纳入街道、社区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实行应保尽保。已经上岸的793户渔户中,购买医保2155人,享受养老保险357人,享受低保95人,就近入学适龄儿童396名,组织上岸渔民就业培训3期共150名,实现渔民上岸转产就业76人。(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吴喆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