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玲 张明星)幸福大堤上窑村段是上窑村村民日夜守护的地方,和别的值班点不同的是,这里共有五对老夫妻,他们或相携共同巡堤,或交替换班巡堤,只为保障大堤安全平安。
年龄最长的一对老夫妻是73岁的朱长文和63岁的老伴司秀兰,作为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朱长文知道自己的使命,所以他最早走上大堤,开始护堤任务。“平时和老伴在家种种地,带带孙子,生活很舒服的。这次汛情如此之大,安排我们上大堤保护,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再难我都要完成好。”对于这么大年纪还上大堤,老人笑着说他的身体特别好,别人能干的,他也能干,更何况和以前防汛比起来,现在的条件已经很好,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巡几遍堤,排除险情保护大堤。
61岁的刘怀友夫妻和朱长文夫妻一样都是白天值守。刘怀友夫妻上堤比较晚,是在7月22日被安排上堤的。“平时在家带孙子,这次让儿媳妇把孩子送到姥姥家了,我们夫妻俩就安心在大堤上守护着。”刘怀友称。7月22日水位已经涨起来了,担心有险情,村里增派了不少村民巡堤,每个小时巡一次,保障大堤安全。“我们值班是早7点到晚7点,家离这有7、8公里,我和老伴吃过饭就开着小货车往大堤赶,因为大堤路不好走,担心换班迟到,每天早上6点多就过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刘怀友的老伴——王永荣说。
另一对夫妻——58岁的孙素朴和老伴则是一起值夜班,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夫妻俩一起巡堤,因为每一个小时就要巡一次,夫妻俩都是相携相伴,互相照应着。
65岁的沈万平夫妻和55岁的孙夕明夫妻都是交班换岗值班。沈万平值白班,老伴值夜班,而孙夕明则是值夜班,老伴值白班。沈万平在7月19日上大堤,一开始上大堤的任务比较重,要把大堤两边的草砍掉。“迎水坡和背水坡的草长得很高,很难发现险情,所以一上大坝,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砍草,方便查漏水点。”沈万平说。说起砍草,孙夕明老伴沈德霞心有余悸。“刚开始水涨上来了,砍草的时候都是蛇和老鼠往上窜,平时哪见过那么多的蛇虫鼠蚊,我们都吓死了。”想到这些场景,沈德霞不由地颤抖几下。“白天还好,到了晚上蛇虫鼠蚊直往大堤上来,为了预防值班人员被咬伤,帐篷周围都洒了硫磺,现在就好多了。”沈万平说。
“现在看着水比前一段时间下去不少,相信很快就可以退水了,我们一定会坚守大堤,站好每一班岗。”正在白班值守的朱长文夫妻、刘怀友夫妻、沈万平和沈德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后,便开始了他们又一轮巡堤。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沈万平,刘怀友夫妻,朱长文夫妻,沈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