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全力以赴打好防汛这场硬仗 > “夫妻同心 其利断金” 五对老夫妻日夜守大堤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夫妻同心 其利断金” 五对老夫妻日夜守大堤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8/4 8:39:2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王玲 张明星)幸福大堤上窑村段是上窑村村民日夜守护的地方,和别的值班点不同的是,这里共有五对老夫妻,他们或相携共同巡堤,或交替换班巡堤,只为保障大堤安全平安。

年龄最长的一对老夫妻是73岁的朱长文和63岁的老伴司秀兰,作为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朱长文知道自己的使命,所以他最早走上大堤,开始护堤任务。“平时和老伴在家种种地,带带孙子,生活很舒服的。这次汛情如此之大,安排我们上大堤保护,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再难我都要完成好。”对于这么大年纪还上大堤,老人笑着说他的身体特别好,别人能干的,他也能干,更何况和以前防汛比起来,现在的条件已经很好,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多巡几遍堤,排除险情保护大堤。

61岁的刘怀友夫妻和朱长文夫妻一样都是白天值守。刘怀友夫妻上堤比较晚,是在7月22日被安排上堤的。“平时在家带孙子,这次让儿媳妇把孩子送到姥姥家了,我们夫妻俩就安心在大堤上守护着。”刘怀友称。7月22日水位已经涨起来了,担心有险情,村里增派了不少村民巡堤,每个小时巡一次,保障大堤安全。“我们值班是早7点到晚7点,家离这有7、8公里,我和老伴吃过饭就开着小货车往大堤赶,因为大堤路不好走,担心换班迟到,每天早上6点多就过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刘怀友的老伴——王永荣说。

另一对夫妻——58岁的孙素朴和老伴则是一起值夜班,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夫妻俩一起巡堤,因为每一个小时就要巡一次,夫妻俩都是相携相伴,互相照应着。

65岁的沈万平夫妻和55岁的孙夕明夫妻都是交班换岗值班。沈万平值白班,老伴值夜班,而孙夕明则是值夜班,老伴值白班。沈万平在7月19日上大堤,一开始上大堤的任务比较重,要把大堤两边的草砍掉。“迎水坡和背水坡的草长得很高,很难发现险情,所以一上大坝,我们第一个任务就是砍草,方便查漏水点。”沈万平说。说起砍草,孙夕明老伴沈德霞心有余悸。“刚开始水涨上来了,砍草的时候都是蛇和老鼠往上窜,平时哪见过那么多的蛇虫鼠蚊,我们都吓死了。”想到这些场景,沈德霞不由地颤抖几下。“白天还好,到了晚上蛇虫鼠蚊直往大堤上来,为了预防值班人员被咬伤,帐篷周围都洒了硫磺,现在就好多了。”沈万平说。

“现在看着水比前一段时间下去不少,相信很快就可以退水了,我们一定会坚守大堤,站好每一班岗。”正在白班值守的朱长文夫妻、刘怀友夫妻、沈万平和沈德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后,便开始了他们又一轮巡堤。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沈万平,刘怀友夫妻,朱长文夫妻,沈德霞。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