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 防汛一线 那些你不知道的数字故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防汛一线 那些你不知道的数字故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7/30 6:25: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他们是一群民警,在生活中,他们有很多角色,是儿子、是父亲、也是丈夫,可在淮河大堤上,他们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铁骨铮铮的防汛汉子。一句句简单的话,一段段看似平凡的故事,都饱含深情,让人感动。7月2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八公山公安分局,了解到那一个个你所不知道的“数字”故事。

滕旭东:一周回家看了1次

滕旭东是八公山公安分局巡防大队副大队长,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时,他正穿着救生衣在淮河大堤应台孜段巡逻,他已经连续守堤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只回家了1次。”说这句话时,本来精神抖擞,有说有笑的滕旭东声音有点低沉,“也就只是回去看了看家中的情况,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衣物,然后又来了。”滕旭东说,上有老下有小,但是我做的不好,都没照顾到。“但是我是一名警察,现在又是特殊时期,我的家人都是理解我的,可以让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刘桂斌:一天睡了2个小时

“洪峰过境那天晚上大概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八公山派出所所长刘桂斌这样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7月22日那天傍晚6时整,刘桂斌带着所里的队员共五人在淮滨村村部紧急集合。因为淮滨村部分村民住的是低洼地带,所以必须紧急疏散。刘桂斌和同事们配合村镇部分人员紧急疏散35户近50名村民,并把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又继续巡查、劝说、安抚,一直守候到第二天早上7时左右,期间大概只休息了不到两小时。“后来感觉有点疲惫吧。”刘桂斌说,“但是当时险情在眼前,为了村民安全,那个时候是感觉不到困和累的。”

姚胡军:一晚上拉网巡查3遍

姚胡军是八公山派出所教导员,行洪之前,他和同事们紧急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之后,本可以在大堤上进行正常巡查就可以了。但是心思细腻的姚胡军不放心,他担心有些村民挂念家中的情况,会偷偷回家拿东西,“虽然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那样肯定是很危险的啊。”姚胡军便又悄悄回到村民们的家中守着,果然看到不少村民跑回家中,拿一些他们认为较为贵重的财物。姚胡军便和同事重新拉网巡查,“一晚上将近四个小时吧,大概来来回回巡查了3遍。看到有折返回来的村民,就劝说他们,然后用船把他们和东西带回安置点,不能落下一个人。”

白冰:每天至少帮村民运送4趟物资

“先开车,再坐船,来回帮村民们运送物资,风雨无阻。”这是近日八公山公安分局民警白冰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他说,淮滨村的村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后,物资保障便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由于转移时十分紧急,很多村民家中的东西没有带全,生活上便无法保证。从衣服被子,到锅碗瓢盆,再到油盐酱醋,毛巾牙刷……这些家家户户都需要的物品,白冰都得为他们考虑到,并且一一运送到手中。“从‘孤岛’运送到安置点,每一趟从装到卸,再到送,起码得两个小时,一天至少要运送4趟。”

宋君:平均一天最少走访5户村民

7月2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时,八公山公安分局辅警宋君正在淮滨村走访,“大妈,这两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缺什么东西?有什么需要的记得找我啊。”洪峰到来之前,淮滨村的村民们都被转移走,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是不少老人情绪不好,他们担心原来家中的情况,心疼丢下的物品。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宋君每天前前后后地跑,到每家每户去谈心,跟老人们说话,告诉他们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跟他联系,这段时间,村民的心情明显平复了很多。

时义军:每天要喝6大瓶水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这是守堤民警的真实写照。八公山公安分局辅警时义军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我今天喝了6大瓶水。”他一边说,一边笑着挥舞手中的空矿泉水瓶。前阵子雨水多,巡查走访的时候经常淋得湿透,又甩了一身的泥巴,鞋子也变得“面目全非”。时义军就时常想着,晴天估计就好点了。“这两天,天真的晴了,一下子就热了起来,我们还是浑身湿透,不过是汗湿的。”他无奈地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渴,一趟巡查下来得一两个小时,晒得不行,回来就要喝很多水。”

钟斌:半天劝离7批上堤看水的群众

“同志,你过来做什么?”“我们想上堤去看看水势怎么样了。”“你们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出于安全考虑,你们是不可以上堤的,请回去吧。”这是采访时,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见到的真实场景。八公山公安分局巡防大队民警钟斌劝离了几名群众后说:“我半天至少要劝离7批群众,他们都是来看水的。”他表示,群众有的步行前来,有的骑着摩托车,他们非常关心现在水势怎么样了,对生活会不会有影响,“我们要一遍一遍地跟他们解释,劝阻。”有的群众理解,直接就走了,有的不理解,钟斌就耐心地说上一个多小时。

……

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这“1234567”之后还有很多故事。在防汛一线,每一场战斗都是对意志和初心的考验,但在这场见证“大禹”脊梁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员,发挥着不一样的光和热。

图:巡查大堤(记者 付莉荣 苏国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