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 白衣天使筑牢防汛健康堤坝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白衣天使筑牢防汛健康堤坝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7/28 7:50: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淮河石姚湾退建堤坝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青年队伍,不管高温烈日或疾风骤雨,他们总是雷打不动地给防汛人员巡诊治病、送医送药,保障一线防汛工作者卫生健康安全,筑牢防汛健康堤坝。他们,就是由团市委、田家庵区团委组织的医疗卫生志愿者。

7月27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石姚湾退建堤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淮南市第28期青年卫生志愿者、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几位医生正在给在大堤上参与防汛的工作人员量血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段秉慧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大堤上工作任务繁重,不少人血压都偏高。量血压也是及时做好监测,发现血压高的人员就嘱咐他们累的时候歇一歇,按时服药。”

在严峻的防汛形势下,石姚湾退建堤基本每500米就有一个防汛值守点,每天大约有200多人在堤坝上。在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下,防汛人员身体极易疲劳,免疫力有所下降,不少工作人员出现了皮疹、腹泻、中暑、高血压等症状,被蚊虫叮咬更是家常便饭。7月25日,服务站的帐篷搭好,几名医生拉起了志愿服务的旗帜,即刻投入到工作中。“医生,我这几天拉肚子,有没有止泻药?”“我腿上长疹子了,医生能不能帮我看一下?”……正在巡堤的队员看到医疗队来了纷纷上前询问。医生们一刻不闲着,为防汛人员量血压、消毒,送外伤、中暑、感冒等药品,并反复叮嘱药用事项。

现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在值守的帐篷内,简易的桌子上备有防蚊虫、消暑以及治疗感冒和腹泻等常用药品,还有速效救心丸,这里可以为防汛人员提供一些简易医疗服务。医生每天驻守堤坝,及时为防汛人员开展医疗服务。急诊科主治医师汤伟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连续3天上堤,他及时处置了多起皮肤过敏、高血压、腹泻病例,“有的工作人员忙起来可能忘记吃药,或者因为被蚊虫叮咬很痒,以及太阳下工作时间久中暑了,我们都带了相关药品。另一方面,如果有突发情况,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开展急救。”

事实上,在这里义诊的青年志愿者都是“老志愿者”了。从1999年开始,团安徽省委、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原省卫生厅)着眼贫困地区实际医疗需求,共同开展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招募省直、市直医院青年骨干赴基层开展医疗、预防、教学等志愿服务,形成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此次,参与防汛医疗志愿服务的医生正是淮南市第28期青年卫生志愿者,今年2月开始,他们就常驻凤台县凤凰镇卫生院。防汛应急号角吹响以后,这批志愿者又转战防汛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现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还遇到了淮南市第27期青年卫生志愿者、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医生邵群,虽然已经结束了志愿服务工作,但她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卫生志愿者。当天早上,刚下了夜班的邵群就急忙赶到了大堤上,参与志愿服务。

“每天看到他们来,我们心里都很踏实!”巡堤的干部群众纷纷对他们表示感激。防汛救灾工作开展以来,所有的防汛将士们都经受了烈日、暴雨、疲劳等多重考验,医疗卫生志愿者们也在用自己的细心、爱心与责任,竭尽全力地为防汛人员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