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入汛以来,截至7月16日8时,我市已发生五轮强降雨,其中第三轮(27日20时至28日10时50分),淮南本站177.3毫米,凤台119.4毫米,寿县155.6毫米,最大孔店193.4毫米。淮南站单日降水量仅次于1991年6月14日(212.7毫米),居历史第2位,寿县站155.6毫米,居历史第4位。后三轮强降雨期间,我市全面进入防汛和开展防御应对实战期,在强化应急值守,及时分析研判,快速部署开展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同时,我市科学调度运用水利工程,目前,淮干水势总体平稳,支流和湖库水位均低于设防水位,水库没有超汛限水位运行。
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后三轮强降雨期间,我市重点协调省河道局青年闸管理单位及时开闸排涝,降低泥河水位,并及时通知市城建局做好城市排涝站开机排涝准备,全面做好城区低洼地除涝工作。我市提前部署水利部门沿淮涵闸开闸预降水位、开启泵站抽排内涝,重点调度禹王、西淝河、凤凰湖、泥河泵站等开机排涝,目前,大中型泵站排涝累计约1.46亿立方米。同时,我市还积极配合淮河上游王家坝、临淮岗、横排头水库和淮河下游蚌埠闸等水利工程进行联合调度运用,保持了境内淮干水位在合理区间涨幅。(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