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全力以赴打好防汛这场硬仗 > 我市城建部门严阵以待迎战强降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我市城建部门严阵以待迎战强降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7/10 9:11: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上轮强降雨城市排水防涝暴露出的短板,市城乡建设局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城市排水防涝隐患开展再排查,并及时实施专项整治,努力提升防御能力。

在强降雨的间隙,市城乡建设局抓紧时间开展清淤疏浚。对田大南路铁路桥,朝阳东路领城、淮舜南路铁路桥、广场北路淮河新城、润水路春雨梧桐、青铜大道、南纬四路武警支队、淮河大道主干道等28处积水点进行集中整治,累计疏通管道9600米,清理检查井360座,清理雨水井570座、维修检查井(雨水井)48座,更换窨井盖70个、修复检查井防坠网约200处。同时对主城区内龙王沟、老龙王沟等6条水系进行清理,累计清理漂浮物体、生活垃圾约630吨。

针对上轮暴雨水毁路段,该局调集人员机械加快设施维修。已维修朝阳路、田大南路、湖滨路、民惠街、卧龙山路、东西部二通道等道路沥青路面4800平方米、人行道板6300平方米,调整侧石3100米。同时,对新曹咀、龙湖、李郢孜等泵站进行检修保养调试,保障排涝泵站运行正常。

针对强降雨中暴露出来的重点地段推进隐患治理。市城乡建设局会同淮南高新区研究解决淮南南站积水问题,通过设置截洪沟、开挖明渠、分流水系等工程措施,将积水导引汇至高铁线预留箱涵,接入自然涧沟。目前,已完成玉兰大道与和风大街交口东侧240米和K水系碧桂园段560米水系拓宽,保障排水畅通。完成淮南南站东侧、西侧、北侧拓宽截水渠3.3公里并贯通。对淮南南站南侧约1公里暂未完成段,该局也已做好应急预案,拟在南站下穿桥洞就地筑坝挡水,将水引入南侧自然水系,防止南侧雨水向高铁南站汇集。

面对下一轮强降雨,建设部门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目前已经配备应急电源车辆两台、潜水泵20台、编织袋5000个、黄沙10吨、红砖2万块、紧急排水警示牌60个。组建20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确保在险情出现时,抢险队伍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同时切实加强对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城市下穿桥等易涝地段,实行包保责任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6个网格组,强降雨期间全部上路巡查,确保险情及早发现、及早处置。 (记者 张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