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潘集区祁集镇陈郢村污水处理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每天污水处理量可达200吨,正式投入运行后,每天可处理周边污水800吨。作为潘集区入淮排污口重点工程,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有效改善了陈郢村人居环境面貌,解决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了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潘集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抓好环保意见整改工作,加快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沿淮风光。
“陈郢污水站已建设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收集陈郢周边近万人的生活污水。”潘集入淮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满足了入淮排污要求。
据了解,潘集区有4处入淮排污口水质未达到环保要求,分别是平圩镇谢沟涵、方沟涵和祁集镇祁集站涵、黄沟涵入河排污口,主要原因是沿淮流域居民生产生活污水特别是豆腐作坊污水散排,袁庄水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陶沟涵汛期存在雨污混流问题,也一并纳入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治理范围。
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2.6亿元,采用PPP模式,以"统筹兼顾、整体规划、雨污分流、水系畅通"为总体思路,实施污水处理工程。
自2018年8月开工建设,工程新建黄岗、谢沟、方沟污水处理站3座,改扩建架河、陈郢、祁集污水处理站3座;工程实施污水收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170km,封堵陶沟涵引马家洼片区17.5 km积水入新建黄沟排涝站外排;实施排涝沟整治工程,对平圩、祁集、架河三镇境内49条大中沟长50.5km进行清淤疏浚。
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2.6亿元,采用PPP模式,以“统筹兼顾、整体规划、雨污分流、水系畅通”为总体思路,实施污水处理工程。自2018年8月开工建设,工程新建黄岗、谢沟、方沟污水处理站3座,改扩建架河、陈郢、祁集污水处理站3座;工程实施污水收集工程,配套污水管网170km,封堵陶沟涵引马家洼片区17.5 km积水入新建黄沟排涝站外排;实施排涝沟整治工程,对平圩、祁集、架河三镇境内49条大中沟长50.5km进行清淤疏浚。
潘集区入淮排污口环保整改项目涉及6座污水处理站,150公里收集管网。目前陈郢、架河、祁集3座污水站已投入运行,其余3座在12月中旬投入试运行,外围收集管网铺设完成70公里,大中沟清淤疏浚完成70%。
针对工程施工涉及淮北大堤防洪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高,主汛期不允许施工和配套管网点多面广的难题,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潘集区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推进,目前已强制关停了平圩、祁集两镇230户不能达标排放的豆腐作坊,关闭重污染养殖场5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直排入淮。
“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建成后,实现沿淮水系消除黑臭,黄沟涵、祁集站涵、谢沟涵、方沟涵入淮排污口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的目标。”潘集区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潘集区将履行政府的主体责任,增加人员和机械投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打赢环保整治攻坚战,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做出应有的贡献。(记者 柏松 通讯员 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