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我的入党故事”征文 > 一个家庭三枚党徽的故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个家庭三枚党徽的故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2/2 9:12: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9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她98周年光辉历程。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想给大家说说一个家庭与三枚党徽的真实故事。

第一枚党徽的主人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他的一生献给了党的基层事业。1955年,父亲高小刚毕业,便被组织上任命为凤台县岳张集乡乡长,第二天报到。18岁的父亲,即将赶赴15里外的乡里去任职,多么不寻常的一段经历!老天着实考验这个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当天父亲便冒着漫天大雪,背着被子在没膝的雪地里走了一夜,天亮时赶到了乡政府,全身衣服都汗湿了。一年后,父亲便入了党,捧回了家里第一枚党徽。

父亲总是很忙。他的工作单位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先后在凤台县的8个乡镇任过职。常常是骑着他那辆“永久28”自行车天快黑时到家,第二天早早又走了。父亲对我们很慈爱,每次回来总是抢着干活,收割庄稼、洗衣、做饭、刷鞋,什么都干,好像弥补他常年不在家对妻子和子女们的亏欠。

有一次,我半夜醒来,屋里还亮着灯光,我看到父亲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写工作日志。日志记录的大多是×月×日开××会、调解邻里纠纷、村民丢了农具等父亲眼里的大事。微弱的灯光下,父亲的背影格外清晰……这是一位在新中国百废待兴建设初期,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一代党员。

第二枚党徽的主人,是我的姐姐。

姐姐在家排行老大,吃苦耐劳能担当。1981年考取了淮南卫校,是我们村子里早年走出家乡、捧上铁饭碗的第一个女孩子。姐姐学习努力、工作认真,给弟弟、妹妹们带了个好头。1990年7月1日,姐姐捧回了第二枚闪光的党徽!入党后,姐姐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1991年抗洪抢险中,她将1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投身到抗洪救灾一线,与灾民同吃同住,蚊叮虫咬不叫苦喊累,十多天后回到家,孩子都不认识妈妈了。我的姐姐,在和平建设年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贡献。

第三枚党徽的主人,便是我自己。

我出生在70年代,从小立志要成为父亲和姐姐那样有用的人。初中毕业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选择了读中专。中专三年,我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三年后,我取得了两个毕业证书。工作以后,我更是将满腔热情倾注在岗位上,努力进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上把我的进步看在眼里,给我鼓励,帮助我成长。2002年6月30日,我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捧回了第三枚闪光的党徽。

如今,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已有18个年头,每每回忆起入党时的点点滴滴,那些细节就如同一幅清晰的画卷徐徐展开,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沉淀被遗忘,如多年的老友一般珍藏在心里。时光荏苒,风云在变,不变的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忠诚,尽职尽责,那就是一个家庭、三位党员不变的初心。 (左 莉)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