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创城看变化 > 脱胎换骨的“四院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脱胎换骨的“四院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1/5 9:20: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路平了、路宽了,行人和车辆通行顺畅了,现在的四院路跟以前比,真是‘脱胎换骨’了呀。”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谢家集区平山街道新安社区的四院路采访,居住在四院路旁边的市民张杰告诉记者说:“我家门口的这条四院路位于卧龙山西路南侧、谢二小西侧,濒临主干道,路长约200米,宽约7米,十几年来四院路一直是没维护过,路面高低不平,没有下水道,没有停车位,路两边还有十几家小店铺,天晴时还好,一到雨雪天这里就泥泞不堪,居民停车出行都是个大问题。现在这条路修好了,俺们附近的老百姓也感觉心里敞亮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维修改造前的四院路是市精神病院和新安社区周边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这里每天车来车往,人潮如织,伴着各类店铺经营者的叫卖声,上学放学时孩子们奔跑嬉戏声,两车交汇时的喇叭声,路上每天都热闹非凡。但由于路面破损严重,通行不畅,加之时不时碰到下水道漫水、污水四溢,周边居民和行人的埋怨声不绝于耳。

“2018年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街道和社区对四院路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整治,清理垃圾、牛皮癣小广告,安装路灯,改造露天垃圾池,改建公厕,修理下水道,粉刷围墙,公益广告上墙,但这些远远达不到居民的需求。社区居民多次反映下水道漫水了,路上臭水四溢了;路太窄了,孩子上学放学不安全了;路面不平,存在出行隐患了。”平山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四院路的整治改造愿望越来越迫切。新安社区及平山街道的负责人也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坎上,街道和社区在广泛听取辖区居民意见、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把群众的愿望上报到了谢家集区区政府,最终由区政府出资,决定于2019年8月份对四院路进行维修改造。修路的前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就挨门挨户通知道路两侧的居民、经营户、停在路边的车主,清理路边堆积物品,开走自己车辆,为第二天修路做好准备工作。为了避免出行高峰,施工当天早上五点钟,工人师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就早早来到了现场,维持秩序,疏通车辆,铺路轧路,短短的三个小时就修好了这条路。到了中午放学时间,孩子们就走在了平整干净的沥青路面上,过往行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路修好了,给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及往来行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路面铺了沥青,扬尘少了;店面的乱搭乱建拆除,路面清爽了;新增了停车位,居民们有地方停车了;路灯亮了,再也不担心晚上出行‘摸黑’了。居民们纷纷感叹,路平了,灯亮了,下水道通了,出行更方便了。”谢家集区创城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四院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米,但却是民心所聚。四院路的维修改造,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心,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