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街道的统一组织下,胡莉娟和张丽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联合小区物业,对新华社区新华村又开始了每月一次的环境集中整治清理行动。
胡莉娟和张丽是谢家集区蔡家岗街道新华社区的一对工作搭档,她俩分别担任新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和社区主任。作为社区干部,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她俩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齐心协力,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创城工作中,不断改善老旧小区环境,切实解决居民难题,让社区广大居民在创城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据了解,新华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平山路北侧,现有新华村和新华东村2个居民小区,住户1764户,人口5000余人,属于谢一矿职工家属区。两小区共有居民住宅楼40栋,楼层基本上都是五至六层,都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属于半开放式小区,管理难度大,创城任务重。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这对工作“搭档”就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LED、宣传栏、公益广告、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知识,全面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广大居民知晓文明创建,支持、配合进而主动参与到文明创建当中。
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胡莉娟和张丽又对所辖小区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然后由易到难,各个击破。如针对小区很多一楼居民因晾晒难而存在私拉乱接的问题,她俩与居民沟通商量,然后上报街道、区政府,最后统一规划设置了集中晾晒区,在楼栋之间安装了晾衣架,解决了居民晾晒难题;针对小区内夜晚路灯光线太暗、楼道口前无灯问题,对路灯进行改造和增设,照亮居民的回家路;针对小区存在内毁绿种菜等问题,她俩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做思想工作,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得到了清除;针对乱贴小广告、楼道内乱堆乱放问题,组织社区工作人、物业保洁人员、社区志愿者等进行清理……
为了全力做好创城工作,她俩时常放弃周六周日休息,留在社区加班,有时还遇到不被理解的情况,甚至被说一些难听的话。但依然坚持,最终换来的是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换来的是小区洁净、舒适的环境,换来的是居民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在社区胡书记和张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创城工作,我们的小区环境有了大变样……”新华社区新华村的居民李阿姨说道。
在新华社区设置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中心等多个功能活动室,其中有一个设有志愿者积分兑换点和爱心超市的房间,引起了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的注意。“创城工作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我们社区通过学习借鉴,并结合社区实际,设置了志愿者积分兑换点。”张丽介绍,参加志愿者活动可获得积分,然后可以兑换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这样做目的就是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志愿服务当中。(记者 张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