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关注2019中高考 > 明天,我市19800名学子参加高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明天,我市19800名学子参加高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6/6 9:27: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6月7日至8日,2019年高考将如期进行。明天,我市19800名学子将踏上征程,爆发洪荒之力,决战人生的巅峰。挑战近在咫尺,拔剑吧,少年!愿你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有着剑客收剑入鞘的骄傲!

高考,冲刺在决战时刻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无需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明天,你们比任何时候更接近梦想!而梦想,不休不止!

今年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攻坚之年,也是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高考,全市共有考生25667人。此前,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口招生已录取5867名,今年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9800人。

全市共设立16个国家标准化考点、678个考场。其中,田家庵区设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十九中、淮南实验中学、龙湖中学、洞山中学八个考点;谢家集区设五中一个考点;八公山区设九中一个考点;潘集区设二十一中一个考点;凤台县设凤台四中、凤台职教中心两个考点;寿县设寿县一中、寿县二中、寿县三中三个考点。

保障,各部门协同发力

市公安局印发了《2019年全市高考、中考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市委网信办通过网络媒体发布了2019年淮南市高考、中考考点分布;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发布了2019年淮南市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控制噪声污染的通告;国网淮南供电公司对两考所有考点逐一认真排查,制定详细整改方案,积极帮助考点解决用电隐患,保障两考期间考点用电。

为确保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分时段限行等管理预案,将安排清障车辆在考前对各考点门前巡逻管控,对违法停放妨碍安全和畅通的车辆,一律拖离现场;对高考期间道路上发生的一般以下交通事故,执勤民警立即固定证据,迅速撤除事故现场,恢复道路畅通。交通管控期间,禁止考试用车以外的各种车辆(包括非机动车)进入管控区域。高考期间,交警支队负责考试沿线的交通秩序,确保考生安全到达考点,同时及时发现帮助途中发生紧急情况的考生,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有效帮助。

考务,市招办全力以赴

为确保2019年我市高、中考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施,市招办全力以赴:召开市招委会,部署今年两考相关工作;布置高考前后的相关工作,对各学校监考教师的选调培训、高考阅卷教师的遴选、参考学生的诚信考试教育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考点严格落实“三级培训”,做到所有涉考人员全员培训、合格上岗,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各项考务工作落细、落实,为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同时,市招办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组织高考听力专家组深入到全市16个考点678个考场逐个进行巡查、试听,排查隐患。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及省、市政协委员,对今年高考考点准备工作进行督察。

提示,教育部门温馨寄语

面对即将开始的高考,教育部门温馨提醒:请各位考生仔细阅读准考证上面的注意事项,考前准备好身份证和准考证及准考证背面所列的考试用具。考试时除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能带入考场。

今年适逢端午节放假,送考家长应该比往年有所增加,请各位考生一定要提前查看考试地点,掌握好参考时间,对自己的住宿、交通、出发时间和路线等作好周全考虑,以免耽误考试。

高考不应该是学子们一个人的战争,更应该由家长、学校、社会为学子们共同承担起来,高考的这几天,对学子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多一些帮助与包容!考试临近,请考生要确保饮食清淡、规律,保障睡眠和休息。在考场上,考生要保持平静心态,发挥出自己最好水平。

嘿,要高考了,请你面带微笑!放松睡个好觉,不必紧张煎熬,心态平和最重要,付出终会有回报!(记者 柏松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