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关注2019中高考 > 咚!一份重要通知请查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咚!一份重要通知请查收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6/5 9:21:1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9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有什么变化?今年普通高中怎么招生?新中考如何改革?6月4日,市教体局在淮南二中召开了2019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会议,这些问题都一一得到解答。

2019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有三点变化

据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政策与国家和省厅政策保持一致,主要有三点变化:

一是严格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各公办学校要按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划定的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招收学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各民办学校要根据免试入学的原则和批准的招生计划制定招生方案,合理设置招生范围。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新生,全面执行“阳光分班”。

二是履行好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工作台帐,认真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确保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适龄儿童少年未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学校及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立即落实失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责任。

三是严厉查处非法办学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六变六不变”

变化的有:一是按照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走班教学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重新核定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规模。依据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合理挖掘和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校舍,采取名校办分校、结对帮扶、联盟办学等集团化发展方式,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确保优质教育不断扩大,严禁“大班额”,逐步消除“大校额”。

二是下达民办普通高中市外招生计划,民办学校招生与公办学校同时招生,不得提前招生,并实行与公办学校同等管理。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普通高中(含筹设期间)不得参与招生。

三是各县属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在本县域内招生,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县域招生。

四是今年省招生文件在原来7项政策性加分规定基础上,新增“第八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考生加分有关政策”,同时进一步明确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加分政策。

五是在外省、市参加中考要求回我市普通高中就读的考生,须填报志愿,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由县区招办报市招办,对考生的中考成绩进行合理折算后,纳入全市普通高中统一录取。寿县户籍返乡考生的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寿县招办具体负责。

六是从2020年起我市志愿填报方式将由现在的估分填报志愿向知分填报志愿过渡。

不变的有:一是坚持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原则不变,普通高中录取比率基本不变。

二是省示范高中80%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且不设最低录取控制线的政策不变;外省市中途转入和返乡考生统一在社会报名点享受到校生指标的资格不变。

三是继续招收淮南一中英才班、创新教育班、国际教育班,淮南二中钱学森班、创新教育班、国际教育班,以及淮南一中、淮南二中、凤台一中、寿县一中创新教育班的政策不变。

四是今年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普通高中在中考后、成绩公布前填报志愿时间不变,分为5个批次录取顺序保持不变。

五是到校生指标分配原则和标准基本不变;录取、报到的政策规定和要求保持不变。

六是进一步明确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十项严禁”政策规定。

新中考如何改革

据介绍,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推进新中考改革,主要突出“三个提醒”: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办法改革。特别需要强调的是,2020年我市所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科均纳入全省统一安排,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初中学校要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于每学期结束前,录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结果以纪实报告呈现,包括五个维度的写实记录和评定等级;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将于2020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记者 李 严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