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扶贫人 扶贫事 > 用劳动的双手编织幸福梦想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用劳动的双手编织幸福梦想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6/3 8:44: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家住寿县张李乡油坊村的韩先桥夫妇,靠着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成为了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脱贫致富能人。

6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张李乡油坊村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布满“天罗地网”的瓜蒌地不停忙碌着。沿着由水泥杆和钢丝搭建的瓜蒌架,一根根瓜蒌秧努力地向上攀爬和生长,一簇簇、一排排、一行行长势喜人!

见到记者前来采访,韩先桥走到路边,将铁锹放在一旁笑着搭话说:“我和瓜蒌之间的脱贫致富故事一言难尽。”

原来,2016年,因无资金来源、家庭生活困难等原因,韩先桥一家经过申请、评议等环节,被列为油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这让韩先桥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也感受到一股压力。在他的意识里,当贫困户并不光荣,自己有劳动能力,自力更生、苦干实干、勤劳致富才是应该追求的路子。

被评为贫困户后,韩先桥夫妇没有坐在家里等着政府的扶贫救济,而是主动向村里申请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希望通过学习技术来改变家庭境遇。

经过村干部安排,韩先桥参加了当地的2016年度农业技术培训班,主要学习瓜蒌种植技术。短暂的学习培训之后,韩先桥被推荐到本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项目先华瓜蒌种植合作社务工,在从事瓜蒌种植实践的同时,负责合作社日常工作管理。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韩先桥几乎天天泡在瓜蒌地里,仔细观察瓜蒌叶、藤、根的长势情况,总结瓜藤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之后,韩先桥对于瓜蒌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了如指掌。

种植瓜蒌很辛苦。天没亮出门,天黑后才回家,对于韩先桥夫妇来说是家常便饭。农忙时期,每每晚上躺在床上,一天劳累之后的阵阵腰疼感,经常使韩先桥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但韩先桥却说:“苦是苦,但是不苦哪来甜!”

苦尽必有甘来。2017年,韩先桥夫妇因为瓜蒌种植技术过硬,又被聘为油坊村耀华瓜蒌合作社的技术员。而且,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夫妻俩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夫妻俩就想着给家里盖新房。盖房期间,为节省成本,夫妻俩经常给施工队当小工,搬砖、抬石、拌砂浆,一刻也不歇。2018年年初,夫妻俩和住了十几年的低矮砖瓦房彻底说再见,如愿以偿地搬进了新盖的两层小楼房。

韩先桥夫妇依靠辛勤劳动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咱农民苦点累点都不怕,怕就怕指望‘等靠要’过日子。”韩先桥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勤劳致富的道理他再明白不过。

如今脱贫了,生活好起来了,韩先桥谋划着:自家富起来还不行,村民们都富起来才是真的富。他准备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凭借自己过硬的瓜蒌种植技术,联合村内其他贫困户一起搞瓜蒌种植。(记者 张昌涛 编辑 汤宁)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