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淮南 新型煤化工打造“工业航母”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淮南 新型煤化工打造“工业航母”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10 9:48: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主装置已建成中交;1月15日前产出合格氧、氮产品;2022年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煤化工基地

安徽日报讯(记者 孙玉宝 通讯员 柏松 陈彬)过淮河、入平原,步入安徽(淮南)煤化工产业园区的中安联合项目建设现场,小寒天气中的工地上,好一番热闹景象——纵横的管线、舞动的塔吊、川流的车辆和涌动的人潮,交织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随着煤化工项目主装置建成,这个建在淮南传统能源基地上的投资200多亿元的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圆满“收官”。

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释放煤炭产能,做精做优煤电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淮南市的战略选择。

2009年1月,省政府和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大型煤化一体化项目。2014年3月,将淮南煤化工基地纳入中国石化产业布局规划,在淮南整体形成百万吨煤制烯烃、百万吨煤制乙二醇建设规模,共同打造淮南煤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基地。2015年10月29日,因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缓建;2017年1月20日,在淮南市努力协调下,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恢复建设。围绕“2018年底建成中交、2019年上半年试生产”目标,淮南市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是我省与央企合作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淮南市“一号工程”。一直以来,该项目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建成中安联合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写入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8月30日,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动力中心1#锅炉成功点火;9月30日,空分装置中交;10月,煤气化、甲醇合成、硫回收、3套空分等装置等重要主项密集中交……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可谓“高歌猛进”。

中安联合一期设计产能为170万吨煤制甲醇及35万吨聚乙烯、35万吨聚丙烯,配套400万吨煤矿,二期规划建设90万吨/年乙二醇。我省目前还没有大型乙烯工业企业,中安联合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经济发展短板,助推安徽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如今,煤化工项目主装置已建成中交;今年1月15日前产出合格氧、氮产品;4月15日,气化炉投煤;6月30日,将打通全流程。

预计到2022年,煤化工一期、二期项目将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100亿元、财政收入近20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争创国家级煤化工园区,打造淮南转型发展的“工业航母”。

记者点评

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淮南市是国家14个亿吨煤基地之一。面对一煤独大的发展桎梏,淮南如何破解难题?面对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淮南如何重铸信心?近年来,淮南市以推动发展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为突破口,以非煤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做深做细煤炭资源深加工,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淮南工业经济再度腾飞。(《安徽日报》1月8日2版头条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