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淮南工业在新时代中焕发生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淮南工业在新时代中焕发生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7 8:50: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是一座以煤炭、电力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是国家大型能源基地之一,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被誉为“华东工业粮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淮南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特别是近年来,淮南抢抓“中国制造2025”发展机遇,提出制造强市计划,打造现代制造的淮南“升级版”,已取得显著成绩。预计到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47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85亿元,比1978年的26464万元,增长了148倍。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1%,创历史最好水平。

——煤炭工业阔步前进

淮南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煤炭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是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集聚地。全市共有12对现代化矿井,2018年,原煤产量达7100万吨,比1978年的992万吨,增长了7.16倍。

现有淮南矿业集团、中煤新集2家煤炭开采龙头企业。矿业集团是中国著名煤炭企业,有100多年开采历史,在国家煤炭工业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淮南市建设亿吨煤基地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素有“华东煤都”、“动力之乡”之美誉。中煤新集新集矿区1996年10月第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当年形成原煤生产规模660万吨,曾创造了全国煤炭行业闻名的“新集速度”和“新集模式”。

——电力工业日新月异

随着煤炭的大规模开采,淮南电力工业突飞猛进,目前已拥有田家庵、平圩、洛河、淮沪、淮浙、淮矿电力6大主力电厂,电力装机总量1435万千瓦,是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淮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万千瓦火电三峡”。淮浙煤电、淮沪煤电实现了淮南市向先进发达地区直接输送能源。到2018年,全市发电量达到700亿千瓦时,比1978年的38.58亿千瓦时增长了18倍。平圩电厂4×60万千瓦发电机组,系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其一期工程中的1#机组是国家首台60万千瓦机组,有“单机甲中华”的美誉。

在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电网建设也具有相当规模。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42座,变电容量639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1745公里。已建成两条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

——非煤电产业竞相迸发

40年来,淮南市坚持走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着力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绿色食品加工、建材等一批非煤电产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新型煤化工方面,在建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是省重点项目、市“一号工程”,2018年8月该项目动力中心1#锅炉成功点火,标志着煤化工项目建设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三大目标中的第一个成功实现,计划2018年底建成中交、2019年6月打通全流程。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90亿元,年税收约8亿元。现代装备制造方面,大吨位千斤顶、消防灭火侦查机器人、涂装板材、陕汽重卡等优势产品畅销国内外,新光神生产的航空航天专用特种线缆,成功应用于“风云一号”、“嫦娥一号”卫星及“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现代医药方面,在国瑞药业、山河药辅、绿十字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我市积累了一定的医药研发技术、药品批文号和人力资源,冻干粉针剂、药用辅料、人血白蛋白等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山河药辅成为我市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食品加工业方面,淮南作为豆腐之乡,“八公山豆腐宴”已在我国形成了著名菜系,淮南牛肉汤方便食品畅销全国,益益乳业作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安徽省最大的奶牛饲养、乳品加工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材行业方面:淮南市石灰石、大理石储量及煤矸石、粉煤灰堆积量非常丰富,全市已形成年产各类新型墙体材料30亿块(折标砖)的生产能力。下一步我市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煤化工、高端金属制造、陕汽及其配套、煤矿开发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个百亿产业。

——民营经济蓬勃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经济结构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成分。全市民营企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37%,全市民营企业纳税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5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1%,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共有民营企业4万户,个体工商户14万户,这些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解决重点群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举办首届淮南市“一带一路”境外商品展,我市参展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2%,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成为我市参与“一带一路”、拉动外贸向好的一大亮点。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民营企业家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扶贫事业。全市参与“百企帮百村”的民营企业194家,精准帮扶203个村和1.2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累积产业投入2215.7万元、公益投入142.7万元,开办一批扶贫就业驿站、扶贫车间、扶贫工厂,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的问题,造福桑梓乡里。(作者系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 丁志武)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