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推剧《扶贫书记》讲述中国好人帮中国好人故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推剧《扶贫书记》讲述中国好人帮中国好人故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0/19 9:06: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最近,根据两位“中国好人”真实故事改编的推剧《扶贫书记》在潘集区34个贫困村巡回演出,引起群众的热烈反响。

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叫许圣杰。他身高只有一米四,身有残疾却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从1995年开始,他默默地肩负起照顾侄儿侄女的责任;在弟媳和弟弟相继去世后,他不顾自己肝病缠身,靠着五保金、裁缝手艺和几亩薄地,只身照顾两个孩子并供他们一路求学。2017年6月,许圣杰被评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叫许克素,是一名基层扶贫干部。她的家庭虽不富裕却心存大爱,从2008年起坚持帮扶孤儿许永、许咏春,像妈妈一样关心关爱他们,两个孩子先后考取了研究生和本科,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她虽身患重病但坚守扶贫一线,不仅解决了村民走路难、灌溉难、过河难的三大难题,还通过招商引资让村集体经济由空白村一举突破10万元。2018年7月,许克素被评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一个村子、两位中国好人、一段佳话。真实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也富有更真实的情感。为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潘集区文化部门根据两位“中国好人”的真实故事创作了推剧《扶贫书记》,讲述了许圣杰二十多年如一日抚养已故弟弟两个孩子的故事,并在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下,顺利实现脱贫的真实故事。据该剧编剧芮文娟介绍,推剧源于花鼓灯,是一种流传于沿淮地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剧种。推剧《扶贫书记》以两个中国好人为蓝本,突出扶贫扶智主题,从采访、创作到排练近3个月时间,自2018年7月中旬被搬上舞台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如潮好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真实的故事,文学的手法,为群众呈现一部扶贫大戏。该剧巧妙地将励志典型和脱贫事迹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扶贫干部措施精准到位,帮助贫困家庭物质脱贫,同时实现精神脱贫。为放大该剧的扶贫效应,潘集区开展了文化扶贫下乡文艺巡演活动,在全区34个贫困村开展巡回演出,激励更多的贫困家庭树立脱贫信心,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同时,把文化惠民的阳光洒满千家万户,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民生”带来的幸福生活,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演出淋漓尽致,真切感人,让观众不禁潸然泪下。观看演出后,平圩镇林场村村民孔祥米深有感触地说,该剧让群众对国家的扶贫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让大家懂得有了党的好政策,再穷也能脱贫也能勤劳致富。

好人精神只有融入生活才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天天见”宣传行动,坚持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好人,让好人面孔“亮”起来。“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借助于外力推动,更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市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许圣杰、许克素的事迹搬上银幕,是为了通过更加直接、生动、形象、可观、可触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好人、学习好人、学做好人、尊敬好人,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