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9/5 9:01: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辉煌40年”淮南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努力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创新环境优化、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1993年6月我市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科技兴市试点市,先后8次荣获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由科技部组织实施,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标志性评价。凤台县、田家庵区、毛集综合发展实验区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毛集实验区还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4年我市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市。2010年建立省级淮南高新技术开发区,2018年淮南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40年来,我市根据时代发展,积极出台和调整科技创新政策:《淮南市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与管理规定》、《淮南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淮南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暂行办法》、《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为淮南科技创新发展指引了方向,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等创新工作的方方面面打下坚实政策基础。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市接连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淮南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淮南市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措施》等新时代特点的创新政策,以新发展呼唤新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作为,进一步探索淮南科技发展新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从1993年科技三项经费120万元到2017年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2642万元,25年间增长了22倍,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100多亿元。2016年度我市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总额1.2亿元,减免所得税总额5267.5万元,对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是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发挥我市煤电优势企业主导作用,从2009年到2017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7家到85家,增长了2倍。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总值从33亿元到120亿元,增长了2.6倍。其次是积极培育电子、机械、医药等多行业创新实体,积极完善我市产业结构。2001年市科技局联合市经开区成立淮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投资460万元用于孵化器的软硬件建设。孵化器培育出淮南市万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东芝堂(安徽)有限公司、淮南市矿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13 家,其中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年产值近8亿元,利税9033万元,就业人数1300余人。第三是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载体,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强化产学研合作。

40年来,淮南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800余项。1997年以来,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2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8项。有了科研与技术开发成果,淮南还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通过网上技术合同交易,加速技术要素与人才、资本等要素流通与整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明显。2012年以来,全市通过“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完成我市技术合同登记1481项,合同成交总额26.5亿元。从2001年起,我市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活动周期间,积极联合市科协、各行业协会,各县区科技局,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科技产品展示,现场鉴定、演示,播放录像,资料发放,观众参与等多种形式的自主创新科技宣传活动。(记者 李钧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