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用改革的法宝助推乡村振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用改革的法宝助推乡村振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8/29 8:45: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改革开放40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综述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是1978年(不含寿县和山南七乡镇,以下数据均不含寿县和山南七乡镇)的178.8倍。粮食产量288.45万吨,是1978年的7.9倍;肉类总产量24.76万吨,是1978年的20.46倍;水产品的产量18.86万吨,是1978年的105.4倍;禽蛋总产量10.97万吨,是1978年的332.4倍;蔬菜产量达到132.7万吨,是1978年的4.83倍;奶类产量从无到有达到4.52万吨。

一组组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仿佛一串串优美的音符,在江淮大地上不停奏响着丰收的欢歌。

追寻改革开放40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轨迹,我们豪情满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4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农业干群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大跨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农业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实现新的创新,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市从1979年开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到2017年全市小麦、水稻、畜禽优质率达到95%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比重90%以上。201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85.2%,比1978年的95.0%,虽然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但全年粮食总产量快速提高,通过近年全面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粮食总产连续实现“十四连丰”。粮食产量的稳定使发展经济作物有了基础,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畜禽、水产品、蔬菜、豆制品、乳制品、食用菌七大特色主导产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历了萌芽、成长、创新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市的一些地方,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全新经营方式,从此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后,省、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从1997年开始我市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4153”工程、 “5118”行动计划和农业产业化“712”提升行动。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42.2亿元,年均增长25.5%。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6家,其中省级28家、国家级1家;建成沿淮淮北100万亩优质小麦、水稻等10大基地,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初步形成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县工业园、凤台粮食加工、潘集食品加工、大通农产品加工、毛集农产品加工、八公山-谢家集豆制品加工等7大园区集聚联动发展态势。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50家,2017年实现线上交易额2亿元。

农业机械化彻底改变了农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和人畜并用的原始生产方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市农业机械化工作有了飞速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14.8万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449.93万千瓦,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9%,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农业良种、良法得以大面积推广,重点农业推广技术年均应用面积达900万亩次。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自主研制的水稻新品种皖稻68、皖稻89、皖稻90、淮两优3号和蔬菜新品种皖甘1号、皖甘2号通过品种审定,江黄颡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比1978年增长了17倍。

农村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40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一部创新的历史。在经营体制上,我市从1980年起在农村全面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进入了崭新的阶段;80年代后期,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激发了农业生产的活力;2004年到2005年,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农业生产实行补贴政策,再一次掀起农业发展新高潮。制订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意见,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流转面积达到7万亩,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14家。在农业保障制度建设上,我市全面开展了小麦、水稻、奶牛和能繁母猪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农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在基层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上,全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在农村综合改革上,我市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全市共确权72个乡镇877个行政村,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62.2万本,占应确权农户的10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8个村完成试点;完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农村“三资”清理,推进村务公开,农村重大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从2003年开始,我市拉开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将在沿淮地区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切实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作力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建成27个美丽乡镇、211个中心村。2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8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472户渔民结束“水上漂”生活。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757.3公里,初步改变了“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禽畜乱跑”的现象,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7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41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了102倍。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人均不足10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45.8平方米,且95%以上为砖木和钢混结构。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市将用改革的法宝助推乡村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 苏强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