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五大发展”引领美好淮南新跨越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五大发展”引领美好淮南新跨越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8/22 9:01: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改革开放40年暨“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成果综述

素有楚风汉韵的能源之都淮南,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魄,扎实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奋力谱写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的“淮南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奋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闯出新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

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描绘了一张新蓝图,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终将让梦想变为现实。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

围绕目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面发力,齐头并进,不仅有力推动了淮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让城乡居民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聚焦创新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市坚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成果,依托煤电资源和大数据资源,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

打优煤电资源牌——2017年,煤炭、电力行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9%和42.1%。

打强数据资源牌——国内首个钱学森智库分中心、大数据展示中心、江淮云、智慧谷建成投用,初步形成大数据存储、交易、应用三大体系。

打好科教资源牌——全市现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家、院士工作站10家,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打响文化资源牌——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批实施,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申报成功,2017年旅游总收入162.4亿元,同比增长19%。

聚焦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展新姿

我市牢固树立城乡协调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部分县区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城乡建设持续加强。我市城乡建设投资累计突破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1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改造老旧小区128个,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5.9万套。

老城改造力度不减。完成3条主城区铁路下穿改造工程,改造提升老城道路62公里。新辟调整公交线路42条,新增公交车782辆,公共自行车成为便民服务新亮点。

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全市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19.83公里,完成33个美丽乡镇和48个省级、45个市县区级中心村建设,启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全面开展“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聚焦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市坚持生态优化和污染防控同步推进,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提升八公山、焦岗湖等现有生态保护区,强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打造山水林城融为一体、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城市。

省级节能示范市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减排、秸秆禁烧等工作受省通报表彰。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782个,开展燃煤锅炉整治等十余项环保专项行动,非法码头、主城区燃煤锅炉全部拆除。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市推进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和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等湖泊以及淮河沿岸湿地生态保育,划定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21000亩,焦岗湖湿地生态修复与示范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在全省率先建立四级“河长制”、“林长制”。

聚焦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我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强区域间合作及城市联动。坚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新优势,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2017年引进内资786.9亿元,同比增长9.8%;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到位资金457.5亿元,增长12.1%。

外贸发展培育新动能。我市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2017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

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推进皖北城际铁路、沿淮高速公路、淮南港七大港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纵两横”高铁网、“两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四环七通道”干线路网的交通新格局。

聚焦共享发展,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我市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工程。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

脱贫攻坚持续走向深入。建成并网发电村级光伏电站788个,户用光伏电站5725户;贫困家庭“雨露计划”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全市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平均实际报销比例91%。

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完善。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法定人群社会保险全覆盖。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至2017年末,7.48万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525元/人,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4020元/人,分别增长5%、26.4%。

健康淮南建设步伐加快。安理大附属眼科医院、东方医院集团凤凰医院等开诊运营,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成投用,智慧医疗、山南新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等项目加快建设。(记者 周玲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