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淮南聚力打好煤炭去产能硬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淮南聚力打好煤炭去产能硬仗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6/15 9:43: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资源型城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答题——
淮南聚力打好煤炭去产能硬仗

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市坚持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发展原则,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构建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体系,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截至2016年底,李嘴孜矿、谢一矿、新集三矿已关闭,退出产能495万吨/年。

确定煤炭去产能目标,有序分步实施

作为资源型城市,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是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头等大事。我市先后制定了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在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职工分流安置专项奖补资金审核拨付程序通知等政策文件,确保国家和省里政策第一时间落地生根。

依据《安徽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去产能目标将退出矿井5对,缓建矿井2对。

截至2016年,李嘴孜矿、谢一矿、新集三矿已关闭,退出产能495万吨/年。2017年度去产能任务为关闭新庄孜矿,退出产能400万吨/年。目前,已制定采场及矿井回收封闭安全措施,计划11月停止采掘活动;启动设备、材料回收工作,预计2018年5月完成所有井筒封闭。

妥善安置职工,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我市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涉及淮南矿业集团、中煤新集公司和淮南东辰集团3家企业。按照“鼓励企业消化安置一批、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开展公共服务就业一批、政策扶持创业一批、提供援助托底一批”要求,为煤炭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近5000万元,向省人社厅申请拨付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1000万元,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就业培训。截至2016年底,已妥善分流安置职工2.88万人。2017年,我市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涉及一家企业,需要分流安置职工9994人,截至目前已分流安置3536人。

“三供一业”供电、供水、供气、物业管理分离移交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28.3万户。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先完成移交、再维修改造”的原则,我市制定了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及“三供一业”移交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市矿双方及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市政府与淮南矿业集团、中煤新集公司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50%以上,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移交。

大力扶持,助力煤企脱困发展转型升级

帮助煤企脱困发展,助力煤企转型升级是煤炭去产能应有的题中之义。我市积极为煤炭企业争取资金,2016年以来共为淮南矿业集团和中煤新集公司争取煤矿安全改造、重大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等中央预算内投资1.86亿元,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6亿元;市产发集团为中煤新集公司10亿元融资,按持股比例向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1.6亿元的反担保,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

项目支持不遗余力。我市大力支持淮南矿业集团参与两淮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李一矿、孔李矿废弃工业广场光伏项目均已并网发电。支持中煤新集公司推进煤电、煤制气、“互联网+智能矿山”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支持淮南矿业集团淮南港建设,已纳入淮南港总体规划。同时支持产学研合作,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落户智慧谷,迸发无限发展潜力。

(记者 周玲)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