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深化改革兴产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深化改革兴产业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9/22 6:28: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广阔,农村更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只有深化农村改革,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使广袤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激发乡村发展内生活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我市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集中,2019年年末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37.3%,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4378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达2118家。

我市高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标。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实施农村集体“三变”改革的村819个,占全市总村数(清产核资村数)的90.09%,其中746个村已经全面完成,占全市总村数(清产核资村数)的83.16%,共量化经营性资产总额10.3亿元,采取发包、出租、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合作建设厂房出租、自营等经营方式实现集体增收2486.26万元,实施产业项目427个,累计投入村集体资金3420万元,农户投入1142万元,实现入股收益3756.8万元,发放股金分红742.16万元,人均年分红170元。

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粮食精深加工、畜禽水产养殖业加工、地方名优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链,发展“三品一标”等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市规上农业产业化企业24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为2家、32家。

我市大力推进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环境综合治理,围绕水稻、小麦、畜禽、水产、豆制品、蔬菜和食用菌等产业形成了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成寿县、凤台、潘集3个农产品年加工主营收入超30亿元的园区,加快谢家集区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抓品牌创建,提升品牌竞争力,目前全市“三品”认证企业达到180家,产品418个;八公山豆腐、马店糯米、潘集酥瓜、凤台淮王鱼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农产品创安徽省名牌产品11个、淮南市名牌产品37个。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246家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新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额19.1亿元,续建亿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6.13亿元。(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