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安置点里“贴心”换“安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安置点里“贴心”换“安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8/7 9:12: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近日,记者来到寿县迎河镇迎河小学受灾群众安置点时,一间教室里远远地传来《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循声走近教室,只见学校音乐老师张丹像平时上课一样,正在教室里为这群特殊的学生们上音乐舞蹈课。

安置点里,校长王刚和驻校负责管理工作的迎河镇、肖严村干部一起,持“证”上岗,细致检查安置点的各项设施安全、工作人员在岗在位、午餐准备及卫生防疫工作情况。

王刚介绍称,7月20日,迎河小学接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通知,立即启动受灾群众安置点设置工作,成立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预案,组织党员先锋队和青年志愿者,做好受灾群众入住的各项准备工作。安置点全部提前进行消杀作业,生活物资配备充足,免费供受灾群众使用。作为迎河镇首个启用的安置点,迎河小学入住肖严村7个村民组受灾群众181人。

教室及校园里,随处可见几名群众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一片祥和,早已没了刚搬来时的焦虑不安。

据了解,因村里年轻人多在外务工,入住安置点的群众基本都是老人带着孙子、孙女们。为保证这群特殊群众的生活安全和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安置工作在确保做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有卫生防疫的同时,工作人员们积极进行分类关爱,对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人群进行结对帮扶,对适龄儿童集中统一,利用学校志愿者开设“温暖课堂”,开展文化课和艺术课程辅导,艺体室、图书馆向孩子们全天开放,每天晚间播放影视片。目前,安置点内形成了政府关心、群众放心、孩子们安心的局面。

中午时分,80岁的周多秀和77岁的刘克英分别拉着孙子来到食堂,排队打好饭后,品着喷香的饭菜,老人们告诉记者:“每天在这吃喝不愁,孙子们还能上学,我们在这很安心,也告诉了在外的孩子们,让他们放心打工、安心工作!”(记者 吴 巍 通讯员 余 涛 王 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