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一种追求 一种信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一种追求 一种信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10/24 9:55: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9月25日,我作为一名人大机关的普通党员,来到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在鲜红的党旗下,在先辈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较之于12年前刚入党的我,更觉得热血沸腾,充满感慨,让我认真回首我的入党初心。

我的入党初心在懵懂中萌芽。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党旗下,从小就接受着党的教育和熏陶。但再多的理论教育,不如党员们实实在在的言传身教,而身边最早影响我的党员就是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是一名村干部,在当时被称为“大队书记”,每当有群众产生矛盾时,大家伙说的最多的就是——走,找大队书记评评理。那时候,父亲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的行为、作风、品质,就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映照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作为党员就要为民服务的种子也悄悄地植根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入党初心在成长中坚定。怀着对党员的崇敬,我在上大学期间,就迫不及待向学校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那时,我对党员最多的理解就是“党员就是优秀的人,是发挥带头和榜样作用的人,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人”后来在接受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期间,看到一则关于长征时期党组织的故事,也是一则关于临时党支部的故事:长征过草地时期,29名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在一个寒冷夜晚聚在一起,某部三连副连长李玉胜建议:大家虽然不是一个连队的,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走出草地。他的建议得到全体同志的一致响应,并推举李玉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有了党组织,29名伤员就有了“主心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草地,回到了组织身边。这件事情当时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党就是信仰,是国家和人民的精神脊梁。自那以后,我坚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终于在2007年5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我站在鲜红的党旗面前,紧握右手庄重宣誓之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党组织的信任和肯定,更是一步步的成长和喜悦。

我的入党初心在历练中闪光。2009年毕业那年,我有幸成为一名选调生,被分配到大通区工作。在基层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身边的党员干部并不是通过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去获得群众的认可与尊敬,而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好带头模范作用,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使群众在点滴细节中找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此为目标,我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历任乡镇站所、区直部门等多个岗位锻炼,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尽心尽力地服务群众,发挥着一名党员应有的作用。

重温自己的入党记忆,是让自己的灵魂与脚步同行。站在一名人大工作者的新起点上,党员的标准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今后,我将继续踏实勤恳、尽职尽责地做好文稿起草、机要保密、服务联络等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和群众的期盼。(陶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