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淮南,城市建设步履铿锵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淮南,城市建设步履铿锵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5/15 8:51: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舜耕山绿树环抱,高塘湖碧水潋滟。寿州古城沧桑巍峨,镌刻着淮南热土的千年记忆,淮河水细浪泛波,讲述着淮南城市的成长故事。

淮南,缘煤而建,因矿而兴,与共和国同龄。煤矿城市的特点,随矿建镇,点多线长,城乡交错,布局分散。直到1978年,城市市政道路不足百里,多为7米来宽的单幅设计,很多是“泥结石”、“狗头石”路面。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路灯不过千盏,多数为水泥灯杆、绿漆铁皮灯罩的白炽灯。偌大的城市仅有一座公园,是以洞山北麓地表径流汇入淮河的自然排水沟即龙王沟出口处洼地为基础,“拓龙王沟而成湖”。城市人均绿地不到1平方米。供水能力仅有10万吨,且受管网设施局限,有很多供水死角,还经常会停水。城市燃气、城市供热均为空白。彼时的淮南,“麻雀都比人家黑”,怎一个“脏乱差”字了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号角。解除了禁锢,破除了藩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古老的淮南大地如沐春风,城市建设事业迸发出勃勃生机。

根据淮南城市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先布经纬后织锦,彩带串明珠”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以市政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将分散的县区集镇连接成为整体,增强城市凝聚力。1983年,市政府组织全市56家单位集中会战。城市建设者们削高坡,填洼地,顶风雪,斗严寒,挑灯夜战。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路灯、绿化、排水首次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到1984年5月1日,一举建成3.6KM长、60M宽5块板4车道的洞山中路。随后,开辟龙湖路,改造国庆路,新建蔡寿路,拓宽蔡新路,一批城市骨干道路相继建成,初步形成城市道路网。同一阶段,改造龙湖公园,兴建街头游园,美化市容市貌;扩建三水厂,新建四水厂,增加城市供水能力;组建淮南市煤气公司,建设三个气源厂,铺设煤气管道,第一批10万户城市居民用上了煤气;城市功能显著增强。

进入新世纪,淮南人思考着新的城市发展路径。举办了“新世纪淮南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邀请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安徽省建设厅、民政厅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借助外力推进城市发展。专家学者们认真研究淮南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现状,对城市布局、城市发展方向等诸多重要课题提出了真知灼见。淮南是煤矿型城市,行政中心所在的主城区受困于淮河与舜耕山之间的狭窄区域内,发展前景有限。不能凸显主城辐射带动能力。原来的向西扩展思路因中间被淮南化肥厂及采煤塌陷区阻断,难以连接成片,主副城区及与所辖县城之间城乡交错,不宜发挥城市集聚效应。淮南想突破原有格局,要有大的发展,要蝶变,出路只有“东进南扩”。

2001年,正值炎炎夏季,市建委组织市政园林队伍集中力量突击施工。在荒丘水塘上,在废墟瓦砾上,也是在一些人们“要不要建”、“能不能建成”的迷惑质疑中,开辟了朝阳东路。当年国庆节前,一举建成通车。礼炮鸣响时,苦战了一夏的建设者们喜泪交流。紧接着,拓宽改造洞大路,田大路,十涧湖路,延伸朝阳东路,淮舜西路……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城市初现经纬相连,纵横贯通的路网格局,主城区展示出她应有的姿态,淮南焕发出能源城的内在活力。

2004年,在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舜耕山南麓原隶属长丰县的部分乡镇划归淮南。城市的扩张,催生了淮南的新一轮发展。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淮南人精心规划,科学布局,勠力同心打造山南新区。一时间,舜耕南麓60平方公里土地上,塔吊林立,施工机械往来穿梭,到处是火热的施工场面。为了使山南山北连成一片,彰显主城区整体效应,打通了淮舜南路直抵新区;建设了陈洞路隧道成为全省“最美城市隧道”。今天,这条淮河大道已成为贯通城市南北的景观大道。新开辟城市东西向二通道,有效地加强了主城区与谢、八副城区联系。新建山南中央公园,现在已成为享誉全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放眼山南新区,楼宇矗立,路面宽阔,景观美丽。她已迅速成长为淮南市新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

新世纪初始,淮南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往以“黑”闻名的淮南有了一份“绿色追求”。对于煤矿城市而言,这或许是一种奢望。当创建申请申报到国家建设部,一路引来很多怀疑观望的目光。但淮南人不仅有追求,有抱负,更有为之努力的豪情和干劲。接下来的几年里,在贯穿城市东西的洞山大道,栽植20M外排绿化。整治十涧湖湿地,建成十涧湖湿地公园;改造原城市行蓄洪区洼地,建成淮河公园;利用采煤塌陷区,建成淮西湖公园;在荒土坡泥水塘上,开辟五一大塘公园。投入上亿改造龙湖公园成为国家AAAA级公园。舜耕山禁止开山炸石,修复植被。厂、矿、机关、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全民参与绿化,栽绿补绿,见缝插绿,能绿则绿,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快速增长。2008年,昔日“傻、大、粗、黑”的淮南换了一副秀丽的模样,荣膺“国家园林城市”。

获得了“国字号”绿色勋章,淮南人没有止步。紧接着,全面改造提升舜耕山景区。整治妈妈涧、仙女湖景点,新建舜文化园、梅亭、二十四节气广场、成语谷、舜耕山湿地公园,把舜耕山建成了国家AAAA级风景区,成为淮南引以为傲的绿色城市客厅。

一切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淮南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编制了《淮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16-2030》,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努力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加快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龙湖泵站改造扩建并投入使用。按照30年一遇排涝标准,正在建设大涧沟、十涧湖、龙王撇洪沟、洞化截洪沟、老龙王沟、八公山涧沟、谢家集涧沟泵站。大力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铺设截污干管,新建东西城区污水提升泵站,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完善的污水截流与收集系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

如今,蓝天、碧水、绿树,美丽、富裕、和谐的淮南就在我们眼前!(记者 张鹏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