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4/28 9:06: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1235”发展思路为统领,2016年以来,我市相继修订完善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开展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构建“1+3+8”的创新型孵化器体系,实施“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全市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各类创新平台190多家,拥有安徽省院士工作站14家,集聚“两院”院士12人,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6个,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我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铆足了后劲、夯实了基础。

随着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式跨入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序列,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入驻关联企业586家,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国内首个钱学森智库分中心、大数据展示中心、江淮云、智慧谷等建成投用,初步形成了大数据存储、交易、应用三大体系。

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我市把转型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认真打好“四张资源牌”,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三年来,我市开工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342个、竣工162个,完成投资1349.9亿元。从第一家非煤产业上市公司——山河药辅在创业板上市,到华印机电等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我市在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达181家。在创新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道路上,淮南快马加鞭。

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安理大新校区等建成投用,中科院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研发区一期建成投用,安理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创新,已成为引领淮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淮南高新区,是我市一家主营树脂锚固剂等高新材料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退城进园三年来,美亚公司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抢步下好创新“先手棋”,注重打造自主核心科技,不断研发新产品。近几年,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拥有各项专利50多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自动化生产线10条,具备年产1亿支锚固剂能力,其工艺技术、装备、规模等均属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远销澳大利亚及印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

“淮南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我们美亚高新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公司充分发扬创新创业创造的企业精神,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拓展市场,建设品质美亚,打造信用体系,2017年比2016年销售收入增长了20%,2018年比2017年增长了51%。”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庚告诉记者:“未来三年,我们将全面落实争夺中国制造锚固剂冠军的发展目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做专做精的实力美亚,创新创业的活力美亚,诚信友善的和谐美亚,快乐工作的幸福美亚,争取销售收入翻一番。”

“过去三年,科技创新在我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7年5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表彰了我市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两方面工作上取得的明显成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人才链,造环境,强主体,建高地,促转化,筑牢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2018年2月,淮南市高新区成功获批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吸引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实验室列入首批安徽省实验室,2018年11月成功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市国家级创新平台目前达到8家,总量居全省第4位。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30.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幅26.9%,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社会研发投入14.2亿元,居全省第8位,较上年增长9.9%。研发投入强度1.34%,居全省第8位,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安徽蓝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从合肥搬迁到寿县的一家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该公司创新意识强,产品竞争力强,但是缺少研发经费。2018年,市科技局积极帮助该企业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获省财政资金120万元支持,在5G天线领域获得重大技术突破,当年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4亿元,并成功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汪海港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发展,自主研发的微波器件、组件、天线等产品,解决了国内外通信制造商与运营商4G通信信号传输建设的所有需求,目前已取得授权专利35项,并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智能工厂、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为蓝讯电子不断注入新动能,企业驶入了健康发展快车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坚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不断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2016年以来,相继修订完善了《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南市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持续释放的科技创新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老“高”企,连续三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部门持续多年对该公司进行上门服务,从政策宣讲、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多方面进行帮助,积极辅导该企业上市,2018年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上缴税费2938万元,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安徽唐兴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是从一家小微型企业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部门支持下,该企业积极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利用高等院校人才技术优势,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生产顶管机畅销国内外。2018年,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7亿元,营业收入1.1亿元,并连续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成为我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三年来,在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搭建创新合作平台,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还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了‘1133’研发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重点实施‘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建设创新团队39家。新增院士工作站7家,目前累计共建14家,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6个,三年来共有25项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市科技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市坚持抓好重点领域科技支撑,育人才、出成果,2016年以来,共授权发明专利1232件,2017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63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制修订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7项。第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采访中,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王安锐表示:“市科技部门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锐意创新、真抓实干,为推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者 苏强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